国一流建设点(翻译)
国一流建设点
海南师范大学翻译专业于2015年6月申报并获得批准,于2016年9月开始招生第一届学生。根据学校大类招生原则,首届翻译专业的学生第一年跟英语系学生一样学习外国语学院的基础课程,于2017年9月大二上学期开始分流到翻译系,目前有一个班48名学生。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双语(英语和汉语)基础和翻译理论基础,对中国传统文化、英美文化有较好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应用型翻译专门人才以及在国内外从事理论研究、行政管理和文化传播等相关工作的兼具研究性和实践性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综合英语、高级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语言学概论、翻译理论与实践、商务翻译、文学翻译、高级翻译、口译、笔译实训、翻译批评与赏析、计算机辅助翻译、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
本专业的就业方向:翻译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外事接待、商务、旅游等口笔译工作;可以进入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从事外语教学、翻译教学及与翻译有关的科研、管理等工作;可以进入出版社、文化传播公司、语言服务公司或报社等行业从事涉外新闻编辑、文化传播或语言服务等相关工作,我们在教学中遵循如下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站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质量与数量需求的高度,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英语教育规律和人才市场规律,针对翻译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科学合理地规划我校学科专业建设,真正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2.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要,分析学生就业信息,依托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学资源优势,抓好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使翻译专业本科专业建设沿着“基础雄厚、术业专攻、知行合一”的方向迈进:同时,面向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以英汉互译为平台,充实理论教学,强化实践环节,着力打造一批翻译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教科研能力较强、适应面较广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翻译专业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课程建设为核心,强化实践应用性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科研,精诚团结、互相尊重与互相帮助,努力发挥团队精神,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学术带头人。加强教研室工作,建立和完善教学、科研的规划管理。根据学校及专业办学和发展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通过科研成果促进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用社会资源开展教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加强校际、院际交流,提升教师水平。深入研究各学科的定位与规划,不断探索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关于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使之更加符合海南师范大学办学实际,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特别是要针对办学中的薄弱环节积极想办法创条件和务实探索。要加强对教学改革的总结,形成一些针对性强、目的明确、指导意义重大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改革成果,发挥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以推进优秀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本专业目前有老师7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例要求。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达100%。此外,为了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本专业还进一步依托学院师资队伍开展基础阶段的教学工作。翻译系坚持以学科建设促科研的发展思路,科研工作取得不少进步。近年来,共承担省部级项目5项,其中部级1项,省厅级4项,出版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
尽管现有教师专业方向整体结构较为合理,专业基础部分师资较强,但专业核心课程、重要选修课程的师资较缺,必须进一步加强该类师资的引进和培养。计划在未来引进2-3名博士教授以上教学人员;同时,进一步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计划继续通过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参加学术会议以及校级交流、承接翻译项目以及进行教材建设等手段不断强化师资质量的专业化提高。
提高教师素质的机制和措施:对新进教师、青年教师采取“导师制”方式进行传帮带;每学期制定严格的教研活动计划开展教研交流活动;努力争取承接或参与国家、地方的科研项目,以此为研究的平台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到国内外相关院校、研究机构或语言服务行业等进行走访、交流和学习。
学校投入专门经费,先后建立同传实验室、笔译实训室、多功能影视与录播厅等教学设施。除学校图书馆之外,外国语学院资料室拥有各类专业图书3905 种,中外文图书达到115543 册,全天开放,方便师生随时借阅。计算机中心(语言中心)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丰富,英语在线辅助教学资源库多达100GB,其中音频资源约70.5GB,视频资源约11.8GB,文字资源510MB。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建立起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见习实习、实验室及设备管理、专业负责人责任制、辅导员管理体系等基本制度。
教学改革成果主要体现为:1.有省厅市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3项;2. 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开放性和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采用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以此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增强教学效果。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考核模式实现多样化,实行笔试、口试,机试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3.特别注重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建设,与翻译公司、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观澜湖度假区等企事业单位等多家单位签署了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满足学生实习需求。
近年来,共承担省部级项目5项,其中部级1项,省厅级4项,出版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
自创办翻译本科专业以来,我们一直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扎扎实实培养学生英汉双语语言综合应用技能、英汉双语语言、文学、文化基础知识和理论,翻译理论知识,英汉-汉英口笔译技能以及现代翻译技术以及翻译行业的基本规范和要求等。合格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口笔译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熟悉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胜任中外企事业、教育、旅游、新闻媒体及其他语言服务行业等领域的翻译人才。
1. 突出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近年来,学院在积极推进翻译教学实践改革,加强翻译专业建设的同时,认真探索翻译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了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深厚的中西文化修养和良好的英汉双语运用能力,掌握多方面的翻译知识和技巧,同时第二外语达到中等水平,从而能从事外经贸、外事、外交、国际文化、科技、商务等方面的口译、笔译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及初级水平的第二外语翻译人才。
基本要求:在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英汉语基本功和较强的表达能力;掌握较为丰富的相关人文和专业基础知识;熟知中西方社会、历史、文化的概貌及精神实质并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在涉外场合熟练运用双语进行语言与文化的沟通和组织工作;既要了解国外的社会文化,又要熟悉我国的国情,能够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实现协调、得体交往;具有一定程度的第二外国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独立开展工作和从事研究的能力。
2. 加强翻译实践教学的措施
翻译实践对于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充分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优势,以志愿者服务高端赛会为重点,常年为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圆桌论坛、APEC蓝色经济论坛等外事活动输送大批志愿者服务队伍。此外,我们还通过成立学生翻译工作坊、举办翻译比赛、鼓励学生考取翻译证书等措施强化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南盟国家研究中心
海南语言服务
海南师大外院官方群
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学院电话:0898-6573661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 邮编:57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