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博士点
一、学科内涵
研究对象:语言学主要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包括语言的结构、功能、演变、习得等方面。它关注各种具体语言以及语言的普遍特征。
研究内容:涵盖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语言的各个层面,还包括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语言的历史变迁等。
研究方法:运用多种方法,如描写法、比较法、统计法、实验法等。通过对大量语言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来揭示语言的规律和本质。
学科特点:具有科学性,强调客观、系统地研究语言;具有跨学科性,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具有动态性,随着语言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更新和拓展研究内容。
学科谱系:语言学是一门庞大的学科体系,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如普通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这些分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语言学丰富多彩的学科内涵。不同的分支从不同角度深入探究语言现象,推动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总之,语言学通过对语言全方位的研究,致力于揭示人类语言的本质、规律和多样性,在促进人类对自身语言能力的理解以及语言的应用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鉴于一方面本二级学科方向过于庞杂,需要设置具体的研究领域才具有执行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该方向为国家急需目录外自设二级学科,依托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为此我们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战略需求,在该二级方向下设置“国际语言服务研究”、“南海区域国家语言与社会文化研究”等两个研究领域,以达成国家设置目录外急需学科的初衷。为了更加明晰地呈现学科内涵,以下将首先论述两个领域的内涵,然后再做总体论述。
1.国际语言服务研究的学科内涵:
20世纪90年代“语言服务(Language Service)”概念出现。我国知名语言学家屈哨兵、王立非等学者将这个概念引入中国,推动语言服务体系的相关研究。人工智能以及自动翻译新技术的兴起,推动了技术型企业、语言服务企业的急剧转型,给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带来了迫切性。国际语言服务研究专业交叉、学科融合、产学联动、人才复合的特点符合教育部“新文科”理念,旨在培养更多高质量国际语言服务人才,助力我国从语言服务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国际语言服务是最近兴起的重要交叉学科,内涵丰富。下面我们将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特点、学科知识谱系等方面来描述该学科的内涵。
国际语言服务的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与沟通机制,包括翻译、口译等;语言服务的各种形式,包括本地化、技术写作、语言培训、应急语言服务、语言景观设计等;国际间语言服务行业的管理、语言服务市场研究等多个方面。
国际语言服务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行业报告、政策文件等,了解国际语言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收集语言服务从业者、客户、相关机构等对国际语言服务的看法、需求和经验);案例分析法(深入研究具体的国际语言服务案例,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因素、运作模式、面临的挑战等);数理统计方法(通过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语言服务市场规模、需求分布等进行实证研究);观察法(直接观察语言服务的实际场景和过程,获取一手资料和直观认识等)。
国际语言服务研究的学科特点包括:多学科交叉融合:国际语言服务作为新型交叉学科,融合了语言学、翻译学、传播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多语种交际核心:国际语言服务以跨语言能力为核心要素,包括语言的理解、跨语种转换与表达,旨在实现高效准确的信息和文化交流;多学科领域交叉:国际语言服务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培养能够在特定领域进行跨语言交际的专家,强调专业知识与语言能力的紧密结合;学科内涵动态发展:国际语言服务学科内涵会随着时代发展,特别是机器翻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以及中外沟通交流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拓展,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学科谱系:涵盖语言知识、翻译技能、跨文化交际、译后编辑等基础知识部分;语言服务项目管理、语言服务产业规划、人工智能翻译、信息技术应用等应用部分,以及涉及新兴领域和趋势的拓展部分。
2.南海区域国家语言与社会文化研究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在南海区域实力的增强,国家对于东盟国家日益重视,开设东南亚语言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机构和高校也日益增多,但很少。
本领域的研究对象:包括南海区域国家语言问题研究:包括语言生态与群落分布、语言政策规划与民族宗教问题、语言教育与国家身份意识建构、华人社区的历史语言景观与华人华侨移民史、语言冲突与族裔矛盾、语言资源保护与文化传承、汉语文化遗产研究。除此之外,该领域的研究还包括南海区域各个国家的本土语言,如越南语、马来语、印尼语、菲律宾语等,以及在该区域广泛使用的汉语方言,如闽南语、粤语等。其中包括对这些语言和汉语方言的语言本体研究、历史演变与发展研究、相互影响研究、分布情况、使用群体和社会功能研究等。
本领域的研究方法:语言学方法(包括对语言本体的语音学分析、语法分析等;对语言分布以及语言变体等的田野调查方法;分析语言日常生活场景以及文化内涵访谈等方式;解析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比较方法);语料库方法(分析语言的词汇频率、语法模式等采用的语料库分析方法;结合个案研究具体问题的研究案例法)等。
本领域研究的特点:研究对象的交叉性:研究对象既包括了南海区域各国的本土主要语言,如越南语、马来语、印尼语等,也包括了这些地区使用的各种汉语方言,如闽南语、粤语、客家话等,以及语言之间相互关系,特别是这些地区的本土语言与汉语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关注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在实际研究工作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田野调查、对比分析、历史文献研究法、语料库分析法等;研究意义的多维度:该方向可以丰富语言类型学、历史语言学等领域的知识,加深对语言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减少因语言差异导致的误解和障碍,此外它也可揭示语言所承载的独特文化内涵,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各领域的合作与发展,最后它展现汉语方言在海外的发展与变迁,对于了解华人移民历史和文化传播也有重要价值。
共同的学科内涵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两者都涉及对不同语言体系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包括语言本体的研究,比如结构、语法、词汇、语义等方面,这是语言研究的基础内涵。其次,两者都强调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无论是南海区域国家本土语言与汉语方言之间的互动,南海区域国家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研究,还是在国际语言服务中不同语言的运用,都旨在促进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文化理解。再次,两者都注重语言在特定情境和领域中的应用。对于南海区域国家本土语言与汉语方言,要考虑在特定区域和交往中的实际应用;而国际语言服务研究更是直接关注语言在各种国际事务和服务场景中的运用价值。最后,两者都包含对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的尊重与包容,认识到不同语言所承载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最后,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关联性和现实意义,对于促进区域合作、国际交往、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
本次申报的“语言学”二级学科为国家急需目录外学科,在学位点论证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量了国家设置目录外急需学科的初衷,以及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战略的需求,在该二级学科下设置“国际语言服务研究”和“南海区域国家语言与社会研究”两个方向,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国际语言服务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包括:
自贸港政策与自贸港形象对外传播:不同媒体渠道在自贸港政策与形象传播中的效果比较研究;文化元素在自贸港形象塑造中的作用与翻译;国际外宣成功案例研究;视觉传播在自贸港形象宣传中的应用及其跨文化表征。
跨语言沟通与翻译技术研究:不同语言的语法、语义和语用比较研究;机器翻译算法和模型包括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统计翻译模型等的研究与改进;翻译质量评估指标和方法;多语言语料库的建设与利用;跨语言信息提取与理解;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的结合;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研究;语音的跨语言转换和理解;翻译记忆技术和工具的研发:提高翻译效率和一致性;语言生成技术;跨语言沟通中的障碍分析与解决。
语言景观研究:公共空间语言标识的收集与分析;语言政策与语言景观;地域文化与语言景观;语言景观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历史语言景观与群体记忆;语言景观与社会认同;语言景观的设计与规划等。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多语与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教育政策;多语制政策;少数民族语言政策;语言濒危与保护政策;语言传播政策;语言数据商业化;语言与文化传承;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语言政策的国际比较;语言政策与国族认同。
2.南海区域国家语言与社会文化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与社会文化研究:包括语言政策与族群问题,语言冲突与民族宗教矛盾,语言教育规划与多民族国家认同建构,华人社区的语言景观与华人华侨移民史研究等;南海区域国家语言生活研究包括内容:多语共存与使用状况:调查该区域各种语言(包括本土语言、官方语言、外语等)的分布、使用频率和使用场景等。通过语言生活研究南海区域国家的社会生活。
汉语遗产研究:南海区域国家汉语遗产研究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南海区域国家渔民(主要是海南地区渔民)从事语言活动留下的渔事记录以及有关海上丝路的航路记载;南海区域国家的各种石碑石刻;华人社区公共空间的汉文字语言景观;南海区域国家汉文字历史文献等;汉语方言在南海区域国家的使用情况和面临的问题等。
语言本体研究:语音系统,包括音位、声调、音节结构等;词汇的异同,考察词汇来源、语义范畴、构词法等;语法结构的分析,如句子成分、语序、虚词使用等。
三、学术梯队
拟建二级学科博士点现有教师17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相关专业博导2人,硕士生导师11人(含博导)、省领军人才2人,省级拔尖人才5人。近五年来学位点教师发表CSSCI核心期刊论文四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多部,获批各类项目十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中国家语委重大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咨政报告获得省国级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四十多项,其中国家主要领导人批示两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三项。
本学位点依托海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翻译笔译专业硕士点。两院共有专职教师140余人,职称、年龄、学缘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1人、副教授42人、博士48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50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明德教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者1人、海南省青年教师大赛一等奖获得者2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5人、海南省“515”人才6人、海南省南海名家5人,海南省领军人才15人、海南省拔尖人才近50人,国家级学会副会长4人,常务理事11人。海南自贸港文学与文化研究团队入选首批海南省 “双百”人才团队。
近五年来,合作申报学位点的两个学院新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0项(其中重大项目 1 项、重点项目 2 项),教育部、国家语委等国务院部委项目 13 项,发表学术论文 800余篇(其中 CSSCI 及核心期刊论文184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61部;获得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29项,其中一等奖5 项,发布菲律宾国情年度白皮书2次,获得省国级主要领导咨政报告肯定性批示四十多篇。
本方向共有教师十七人,其中既有学术造诣深厚的资深教授,也有富有活力的中青年学者,其中既有在华为工作十多年,具有丰富语言服务行业经验的青年博士,也有在国企涉外部门工作多年的中年骨干,还有一批活跃在海南省国际语言服务一线的资深专家。两个学院拥有一批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专家教授。两个学院有一批教学作风优良、教学效果良好、教学质量的教学名师。
此外,学科队伍还积极与政府、企业等科研机构合作,将科研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外国语学院陈义华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语委重大课题“海南自由贸易港语言服务研究”为自贸港新型产业布局的前置性课题,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新型产业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项目组与海南省政府合作,开展海南自由贸易港语言服务研究,为自贸港的语言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马海燕教授被海南省政府认定为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英文译写专家,2020马海燕教授及其团队为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制完成了《公共场所标识标牌英文译写规范(1-9)》地方标准已经在海南全省推广使用。
此外,学院为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学者和行业专家,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还定期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学术讲座和合作研究,增强学院学术实力和国际声誉。
四、学术带头人简介
陈义华,男,湖北宜昌人,海南省领军人才、海南师范大学榕树计划领军人才、特聘教授、文学院比较文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先后在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以及印度德里大学等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现为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国语学院/国际语言服务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一级学科带头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英语)负责人、省外语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国家民委南盟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商务英语专委会常务理事、全国语言服务教育联盟常务理事、语言服务研究专委会理事等职。
陈义华教授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先后发表CSSCI及以上核心期刊论文六十多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计十余部,主持包括福特基金亚洲研究项目(ASIA Program, ASF)、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首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改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国家语委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务院侨办教材项目、海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海南省教改重点项目以及在内的国际国内各级各类课题二十多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获批教育部主题案例立项一项,十多项咨政报告被国家语委、国家民委、国家文旅部列为内参,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各一次。
陈义华教授在教学管理中提出了“聚合分流”、“双轨制学院”、“嵌入式科研平台”、“同心圆教学共同体”、“专业学科叙事”、“一基二轨三驱四维”等改革理念在本校落地,极大推动了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日报》上广泛报道,并被人民网、光明网、腾讯网等几十家大型网站转载,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南盟国家研究中心
海南语言服务
海南师大外院官方群
扫一扫进入手机版
学院电话:0898-65736612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昆南路99号 邮编:571158